永州桂林邵阳争抢的红色文化资源老山界它究

发布时间:2017/7/20 8:04:48 

  桂林生活网—桂林晚报龚亮勇 文/摄

  近日,桂林人论坛上一个帖子,引发众多网友的   老山界———82年前,红军经过惨烈的湘江战役后,在这里踏上新的征途。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陆定一的回忆录《老山界》被收入中学语文课本后,更让这座“红军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成为几代人耳熟能详的红色地标。

  对于如今很多年轻人来说,那个硝烟弥漫的时代已经远去,但那段关切民族兴亡的历史不应模糊。记录着红军长征苦难,更铭刻着红军长征精神的老山界究竟在哪里?记者进行调查。

  华江瑶族乡千家寺村,一栋两层老楼上至今保存着当年红军长征路过时写下的标语。而红一方面军第五军团在这一带打响的阻击战,更是老山界在这里的最好证据。

  老山界之争

  老山界之争,由来已久。

  兴安县红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今年58岁的岳启海第一次听说“老山界”在湖南,已经是10年前的事了。“那年刚好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我听说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在举办一个纪念红军长征活动,地点就在他们的‘老山界’。”

  对于研究红色文化多年,以老山界在自己家乡为豪的岳启海来说,这个消息带来了惊诧和疑惑。为此,他专程赶赴城步苗族自治县进行实地走访,“那里的居民,确实管境内的一座山叫‘老山界’。中国这么大,人名地名雷同也不奇怪,但城步的老山界到底是不是陆定一文章里所指的老山界,却一直是各说各话,没有人去较真。”

  城步苗族自治县与桂林市资源县和龙胜各族自治县接壤。记者检索资料发现,当地所称的“老山界”,位于临近三县交界的南山景区。景区内,立有一块“老山界”石碑,碑面上刻着“中国工农红军于年12月8日经过此地”。

  年12月,城步苗族自治县举行纪念红军长征翻越老山界80周年活动,并邀请凤凰网、湖南公共频道、长沙晚报、邵阳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采访报道。许多刊发的报道,将城步苗族自治县的“老山界”与陆定一文章里的老山界等同起来,进行宣传。

  本报报道显示,年6月,城步苗族自治县还曾到桂林推介旅游,并将城步“老山界”作为卖点推介,一时引起了桂林旅游人的   争夺老山界的,不仅仅是城步。

  在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舜皇山景区的官方网站上,舜皇山红色之旅成为一条主推的精品旅游线路。其卖点,也是“老山界”。对于这个“老山界”,景区官方网站作出如下描述:老山界景区得名于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大山“老山界”,面积为公顷。据考证,陆定一同志所著的《老山界》中提到的地名“塘坊边”、“雷公岩”和“雷劈岭”均在景区内。

  为了纪念陆定一,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还修建了一个“陆公亭”。

  湖南省东安县与桂林全州接壤,其“老山界”所在的舜皇山位于湘桂交界处,但与城步的“老山界”还隔着一个新宁县。再算上桂林猫儿山的老山界,三处“老山界”所指各异,却都声称是陆定一笔下的老山界。

  这一混淆,让不熟悉那段历史的公众犯疑。曾有多名读者打电话到本报热线反映,他们本想徒步翻越陆定一笔下的老山界,一查却发现不止一处,“到底哪个才是真的?”

  这甚至也难住了遵义会议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年,本报记者在遵义会议纪念馆采访时,发现一张表现红军爬山的图片,上面的说明是:“突破湘江后,红军部队在湘西大山中行进,爬上了险峻异常的老山界。”本报记者当场提出质疑,老山界不可能在湘西的大山里。

  老山界,究竟在哪?

  红星纵队

  既然要寻找陆定一笔下的老山界,我们不妨再一次回到真实、生动地叙述红军翻越老山界过程的那篇中学课文。

  《老山界》开篇第一句就是,“我们决定要爬一座三十里高的瑶山,地图上叫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

  也就是说,“老山界”与“越城岭”应是同一概念。从《中国地形图》上可以看到,越城岭跨越了桂林市的全州、资源、兴安、龙胜、灵川、临桂六县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和湖南省边境,山脉大致呈东北往西走向。

  “如果是指广义的老山界,只要挨着越城岭的边,都可以称自己境内有老山界,将之争做文化地标也无可厚非。”桂林抗战文化研究会会长、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副馆长文丰义说,但毫无疑问的是,陆定一笔下的老山界,只有一处。

  那么,陆定一当年爬的是越城岭的哪一段呢?

  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知道,陆定一当时属于红军的哪一支部队。

  《老山界》第二段写道,“我们偷了个空儿,跑到前面去。地势渐渐更加陡起来。我们已经超过自己的纵队,跑到‘红星’纵队的尾巴上。”

  红星纵队,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

  兴安县红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岳启海告诉记者,为了这次空前规模的战略转移,中央及军委领导机构和机关后勤人员等等,编成了两个行动纵队,分别代号为“红星纵队”和“红章纵队”,“红星纵队和红章纵队都属于红一方面军,也就是中央红军。”

  记者在中央人民政府的官方网站上查找到,陆定一年参加长征时,任中共中央军委第二纵队政治部宣传干事,也就是红章纵队。

  也就是说,陆定一当时是随着红一方面军长征无疑。所以他所记述的,只能是红一方面军翻越越城岭的情况。

  从《中国近代现代史地图册》中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上可以看到,当时,红一方面军从瑞金出发,向西过湖南的汝城、宜章,穿过湖南南部,再经兴安县城以北翻过老山界。

  “有些人误以为湘江战役是在湖南地界打的,其实战场在桂林兴安县、全州县和灌阳县交界处。而中央红军是在湘江战役之后往西翻越老山界,所以只能是从桂林翻越老山界。”桂林市委政策研究室调研员、党史专家王清荣告诉记者。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红一方面军,还有红六军团也曾翻越过越城岭,且时间、路线都相差甚远。

  湘江战役纪念馆馆长尹汤怀告诉记者,年7月,中革军委令萧克为军团长,率领红六军团余人作为西征先遣队从湖南方向突围,准备在湖南中部创建新苏区。后因敌情变化,红六军团转战湘、桂、黔等省,最后与红二军团会合,实际上成为中央红军主力战略转移的先遣队。

  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上看,红六军团这支先遣队曾从桂林全州、湖南东安县、新宁县“两省三县”交界处翻越越城岭。红六军团的这条行进线路有可能经过湖南东安县舜皇山,但将之与红一方面军的行军路线混淆,显然缺乏常识。

  我们继续回到红一方面军。这支部队具体是从桂林哪个点翻越老山界的呢?

  为了纪念红军长征时从这经过,塘坊边村附近一座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桥,被取名为“红军桥”。

  千家寺的枪声

  应该说,红一方面军在桂林翻越老山界,并非原定计划。

  湘江战役纪念馆馆长尹汤怀告诉记者,蒋介石在部署湘江第四道封锁线时,颁布了《湘水以西地区剿匪计划大纲》,计划是如在湘江以东不能全歼中央红军,进一步在湘江以西将中央红军歼灭。中央红军艰难地突破湘江后,中央军委“三人团”仍坚持北上湘西与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战略目标。危急关头,毛泽东等提出了避实就虚西进贵州的战略转变主张,从而在油榨坪改变了行军路线,翻越了老山界。

  在湘江战役纪念馆展厅,人们可以看到中央红军总司令朱德于年12月3日下午4时签发的一份作战部署。这份名为《我野战军决定脱离敌人继续西进的部署》的文件明确:我野战军现决定脱离敌人继续西进……我军前进道路采取北经小李、西山岭、社水、皮水隘向龙胜以北,南经枫木山、广塘、千家寺、中洞向龙胜及中间由枫木山经塘坊边,两渡桥西进的诸道路。

  按照这一部署,红一方面军大致兵分三路向西翻越老山界:上路是林彪的第一军团和罗炳辉的第九军团,走大埠头(今资源县城)、车田一线;中路是董振堂的第五军团和周昆的第八军团,从华江千家寺翻过老山界;下路是彭德怀的第三军团,走的则是金石乡中洞村一带。

  由此看,如果中央红军真的从城步苗族自治县翻过老山界,那只有一种可能———那支部队是林彪的第一军团和罗炳辉的第九军团。因为只有这支部队,沿着今资源县北部行进,有可能在城步苗族自治县的南部翻山。

  那么,陆定一当年走的又是哪一路?他写下的那篇文章里,依然有迹可循。

  《老山界》中有这么一段话,“快要到山顶,我已经落得很远了……机关枪声很密,大概是在我们昨天出发的地方,五、八军团正跟敌人开火。”

  这意味着,陆定一所在的军委纵队是与五、八军团一路,并且大致是从五、八军团与敌人交火的位置开始翻过老山界的。

  推算时间,陆定一爬上老山界顶应该是在年12月4日至5日。这个时间,五、八军团到底在哪里与敌人交火?

  兴安县红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岳启海告诉记者,长征中,红五军团的行军序列一直在最后,主要负责阻击敌军追兵,掩护红军主力。一路上,红五军团以顽强的阻击和悲壮的牺牲为自己赢得了声誉,“铁流后卫”成为红五军团的另一称呼。

  12月4日,红五军团主力到达华江千家寺,也就是现在华江瑶族乡政府所在地。13师师长陈伯钧率39团驻守雷霹洲一线。38团驻守黄隘口,向司门前、大溶江方向警戒。12月5日,38团与进攻的桂军黄镇国43师一个团激战,打退了敌人的数次进攻。38团也伤亡了20余人,团政委梁茂富在下午的战斗中腿部负重伤,从两百余米高的铜车岭摔到岭下,最后在下垌田村附近牺牲。

  同一天,桂军一个团经小路绕过防线,偷袭驻扎在千家寺的五军团后方机关和只剩下人的八军团。五军团司令董振堂一面命令部队组织阻击桂军的追击,一面指挥部队从桂军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边打边退,连夜退向塘坊边。

  领兵偷袭千家寺的,正是桂军43师团团长梁津。

  年出版,由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的《围追堵截红军长征亲历记》,收录了梁津对这场战斗的回忆。

  梁津在回忆录中写道,“王家隘(即黄隘口)有配备重机枪四挺之红军六百余人据守……约走50里之遥,始到达能瞭望千家寺的山谷阵地……用望远镜窥视,则田野间枪架成行,整齐地排列着……我乃号令发炮,开始攻击。休息中的红军部队骤闻枪炮声……大队则集合向北撤退。转瞬之间,见火把万炬,绵延数里之长,沿山中隘路,徐徐前去。”

  由此可见,在陆定一爬到老山界山顶时,五、八军团正在千家寺附近进行激烈的阻击战。记者实地目测,两处直线距离为七八公里,枪声可闻并不奇怪。如果老山界远在湖南,陆定一肯定是听不到五、八军团的枪声的。

  红色的印记

  当年五、八军团驻扎过的千家寺村,一栋砖木结构的二层老楼保存至今。

  年,经过一场火灾后,墙壁上的涂抹层一块块脱落下来。人们惊讶地发现,墙上竟然露出一幅幅标语,“红军是工农自己的军队”、“当红军有田分”、“打倒屠杀工农的国民党”,落款为“红军宣”。

  华江瑶族乡文化站工作人员赵春梅告诉记者,这座楼在年前是座庙宇,后改为学校。学生在一楼上课,老师住在二楼。红军来时,师生躲到山上。红军走后,师生回来上课,发现吊楼墙上写满标语。大约过了近一年,一个国民党官员发现了这些标语,下令毁掉。不知道是图省事,还是有心,人们没有将墙上的字铲掉,而是直接在墙上抹了一层灰浆交差,从而留下了这些珍贵的革命遗迹。

  我们继续回到陆定一笔下的《老山界》进行考证。文中写道,“打听前面的路程,知道前面有一个地方叫雷公岩,很陡,上山三十里,下山十五里,再前面才是塘坊边。”

  塘坊边、雷公岩,正是从千家寺翻过猫儿山老山界的必经之地。

  如今,一条宽阔的水泥路从群山间辟出,已无当年艰险。从千家寺红军标语楼出发,走上约三公里,就能抵达同仁村委塘坊边自然村。上了年纪的村民,都知道村后山里有一处极其陡峭的雷公岩。68岁的村民赵财科告诉记者,雷公岩在塘坊边村西北方向,距此还有一段十来公里的山路。上世纪七十年代,雷公岩被划入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那条山路不再有人走,慢慢地被疯长的荒草和灌木所淹没。

  在塘坊边村,有一座横跨龙潭江的水泥桥。桥头,一块隐藏在荒草丛中的石碑铭刻着它的名字———红军桥。村民们告诉记者,这座桥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村民给它取这个名字,正是为了纪念当年红军长征从这里走过。

  记者采访时,华江瑶族乡文化站工作人员赵春梅正在华江中学组织学生排练一个朗诵节目。几天后,中央电视台一个摄制组要来拍摄学生们在猫儿山老山界上的红军亭朗诵,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每年到了这个时候,总会有各地的媒体、官员来这里举行纪念活动。”

  老山界,很重要。我们可以想象,82年前,红军刚刚经历导致人员损失过半的湘江战役,很多人站在山脚仰望崎岖陡峭的老山界时,对革命前途会有着怎样的困惑和迷茫。但他们,用信念征服了自然天险,用永不服输的精神走出了低谷。红星照耀中国,红旗,最终得以插遍中国大地,建立起了一个全新的国家。

  老山界究竟在哪,或许又不那么重要。当越来越多的地方举起老山界红色旅游的招牌,当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循着红军的足迹重走老山界———无关是与非,不畏艰难的民族精神正在传承。

来源:桂林生活网—桂林晚报

永州22项目入围湖南重大项目旅游库,十三五投资.5亿,你家乡有几个项目?投资多少?

新一届永州市委常委分工出炉

胡润百富榜出炉永州夫妇亿财富蝉联湖南首富

永州零陵机场搬迁相关的选址、等级、占地、投资额等,这条







































鍖椾含涓涓尰闄?
鍖椾含鍝鍖婚櫌娌荤枟鐧界櫆椋庡緱濂?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oyangshizx.com/sysqh/38.html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更多>>

    最热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